發布日期:2020/4/20 11:16:34 訪問次數:1682
關于零申報概念,零申報誤區指出,可零申報條件,企業長期零申報后果.
零申報概念:
在稅務機關辦理了稅務登記的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當期未發生應稅行為,按照國家稅收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的規定,應向稅務機關辦理零申報手續,并注明當期無應稅事項。通俗地講,納稅申報的所屬期內(如11月申報所屬期為10月份)沒有發生應稅收入(銷售額),同時也沒有應納稅額的情況,稱為零申報。
注意:對于企業來說,新公司一般沒有業務或是還處于虧損狀態,所以,新注冊的公司前期是可以零申報的。但是連續三個月零申報屬于異常申報,列入重點關注對象.
零申報誤區:
1 當期如果有免稅優惠政策不用繳納稅款就做零申報,這是錯誤的。正確的申報方式是在申報表中如實填寫相應欄次的享受免稅數額.
2 當期如果未發生收入,但有進項發票就做零申報,這是錯誤的。正確的申報方式把已認證的進項稅額填入申報表從而產生留抵稅在下期可抵扣.
3 企業如果長期虧損做零申報所得稅,這是錯誤的。正確的申報方式是如實申報虧損數據。虧損是可以以后五個納稅年度結轉彌補的,如果0報就不能能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從而會造成企業的損失.
4 有已預繳稅款做零申報,這是錯誤的。正確申報方式應該在規定欄目填寫銷售收入,系統會生成已繳納的稅額,進行沖抵..
可零申報條件:
1 增值稅可零申報的情形:小規模納稅人應稅收入0,一般納稅人當期沒有銷項稅額,并且沒有進項稅額.
2 企業所得稅可零申報的情形:納稅人當期沒有經營,收入、成本都是0.
3 其它稅種可以零申報的情形:計稅依據為0時.
企業長期零申報可能會有以下后果:
1 稅務機關將納稅人納入重點監控范圍,并按照相關規定進行納稅評估,在評估過程中發現其存在隱瞞收入、虛開發票等行為,要求其補繳當期稅款,并可按規定對其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移送稽查.
2 虛假申報享受稅收優惠的納稅人直接評定為D級納稅人,承擔D級納稅人后果.
3 對長期零申報且持有發票的納稅人,發票降量。同時可以按規定要求納稅人定期前往稅務機關對發票的使用進行核查.
4 稅務機關通過核查,可以按照相關規定采用成本費用公式核定納稅人收入.
下一信息:疫情期社保減免政策